案例陳述:
林先生和張女士2009年登記結婚,林先生是家中獨子。2009年8月,林先生與張女士以夫妻雙方財產(chǎn)購買了別墅一套,位于昌平區(qū)某路,房產(chǎn)證上只登記了林先生一人的姓名。2011年4月,林先生出車禍去世。
2011年6月,林先生父母二人找到張女士,要求收回房屋,張女士以自己對該房屋也有產(chǎn)權為由拒絕,并認為二老只能對林先生所有的份額繼承。林先生父母拿出兒子一直放于其處的產(chǎn)權證,上面僅僅登記有林先生一人的姓名,所以他們認為這是林先生的個人財產(chǎn),雙方爭執(zhí)不下,最終訴至法院要求分割遺產(chǎn)。
法院在審理中發(fā)現(xiàn),對林先生其他遺產(chǎn),雙方當事人并沒有爭議,只對這套房屋的權屬發(fā)生爭議。張女士出具當初買房時自己的出資證明,認為房屋為她與林先生生前的共同財產(chǎn),最終法院支持了張女士的主張,對林先生所有的該房屋份額即二分之一,由林先生父母、張女士三人各得三分之一。
法務解讀:
根據(jù)《婚姻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chǎn),除當事人另有約定、法律另有規(guī)定以及當事人能舉證證明為個人財產(chǎn)的,都應認定為夫妻共有財產(chǎn)。本案所涉房屋雖然只登記在林先生一個人的名下,但張女士可以出具出資證明作為證據(jù)以證明該房屋確為夫妻共有財產(chǎn)。因此,房屋雖然只登記在林先生一個人名下,但也不能改變其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的屬性。
該房屋被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在繼承開始前,就應先將另一方所擁有的份額除去再開始繼承。本案中除去了張女士對該房屋的份額即二分之一,剩下的部分,由于林先生未留遺囑且張女士與林先生父母屬于同一順位繼承人,所以均分給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