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同情和支援。作為房地產業內人士,也有人撰文分析房屋的抗震問題。有個問題很多人都未注意到:我國的商品房業主絕大多數都沒有購買房屋方面的財產險,那么這次嚴重的地震所造成的大量房屋損毀又該如何處理?那些有幸免難的可憐的業主們會得到什么方式的補償?顯然,這么大的災難不可能全由政府埋單,各種捐贈也只是懷水車薪,缺失了商業保險的賠付,在哀悼傷故親朋之后,巨大的房屋損失,同樣讓人不知所措。
延伸閱讀:
1、經濟租用房悄然現身"租房時代"會否來臨 [2008-04-28]
2、建設部:廉租房須實行質量分戶驗收 [2008-04-01]
關于租房還是買房的問題,一直在業界存有爭議。由地震造成的房屋損失,讓筆者想到如果是租房者,顯然在這樣的天災中至少可以免去房屋上面的巨大損失。當然遇到這么大的天災,總歸會有業主受損,但這其中還有一個明顯區別,出租房屋的房東一般比較有錢,同等的損失放在房東和房客身上,壓力迥然不同。如果原本就是財力有限而硬著頭皮、承擔沉重債務進行購房的普通百姓,在這樣天災面前則極有可能破產。
買不如租,在這樣的特定事件面前,似乎另外增加了一層合理性。中國人虛榮心較強,有房沒房“面子”大不相同,即使淪為“房奴”也再所不惜。在高房價的形勢下,對普通民眾而言,應有一個觀念上的轉變。除了上述偶發性災難的因素之外,依我看來,在中國目前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從個人精神享受的層面上考量,買房比租房劃算;從經濟學的投入產出層面上分析,租房比買房更有價值。
另外,政策面也對租房有利好。對于低收入家庭,完全可以等著廉租房受益面的擴大,對于中低收入階層,經濟租賃用房已被建設部認可并鼓勵地方推廣,目前部分城市已開始實施,人才公寓、青年公寓、農民工宿舍、公務員小區等已開始批量出現。而且,“70/90”政策的效果正在顯現,隨著大量中小戶型的出現,以前搶手的中小戶型租賃市場也會有所緩和,租金水平的上漲水平依然會低于房價增幅。
眾所周知,在福利化分房時代,我國實行的是低租金的公房租賃制度,市場機制缺席。住房體制改革啟動之后,尤其是1998年“23號文”頒布之后,住房租賃市場漸漸發展起來。推動因素有四:一是公房迅速私有化(即房改房),存量公房劇減;二是房價持續快速增長,買房難成為社會問題;三是城市化速度加快,每年新增城鎮人口達2000萬左右;四是住房保障滯后,通過市場購買或租賃住房成為中低收入階層的無奈之選。
在住宅市場化、房價增長非理性化、人口城市化大潮的挾裹下,住房租賃市場必然獲得快速發展。而且,這一市場發展的內在結構并不均衡。高端租賃市場份額較小,因為高收入階層會選擇購房,租賃需求源于境外、省外的中期駐留的商務人士,市場呈穩定發展態勢。中端租賃市場需求者多屬白領階層,暫時承受不了高房價退而租房,這一市場發展較快;低端租賃市場最為繁榮,在深圳等地的城中村,村民不斷將樓層加高以擴大出租面積,以及近兩年上海鬧得沸沸揚揚、屢禁不止的群租房,都反映了中低端租賃需求巨大。
從租金水平分析,我國目前的住房租金水平與住房價格水平相當不對稱。主要原因是近幾年我國房價增速遠高于租金增速,這自然導致投資住宅的租金收益率處于偏低水平。由于目前尚無全國性房屋租賃數據,筆者僅以上海數據佐證,拿2007年12月同比2006年12月,上海房屋租賃指數(租賃價格)增長12.5%,而同期上海市二手房指數(銷售價格)卻大增35.4%,房價增幅幾乎是房租增幅的兩倍。
國際上常用租售比——即房地產售價與房地產月租賃價格之間的比值,來衡量房地產投資價值的大小,一般的經驗認為,其正常范圍應該在100-230之間,而我國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目前多在300-500左右。換算成投資回報率,即2.5-4%。嚴格地說,租金回報率還沒銀行定期存款利率高。雖然長期來看,若把物業保值增值因素考慮在內,投資住宅用于出租,仍是不錯的選擇;但若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房價脫離租金水平,說明房價已呈非理性繁榮之態,因為房租水平是住宅市場最基本、最真實的需求表現。
數據表明,過去三十年美國的年均房價增幅僅高于同期CPI的2%左右,由此佐證,靠房子長期增值發財致富的想法只能是空中樓閣。目前,宏觀調控使中國房地產業進入轉型通道,中國人的住宅消費觀也須隨之進化,真正具有持續投資價值房產多集中在寫字樓、商業、酒店式公寓等非普通住宅領域。對于普通百姓而言,有能力者買樓置業當然于國于己皆有利,沒能力者既有賴于政府完善住房保障體系,也須扭轉只買不租的傳統居住觀。
四川地震,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同情和支援。作為房地產業內人士,也有人撰文分析房屋的抗震問題。有個問題很多人都未注意到:我國的商品房業主絕大多數都沒有購買房屋方面的財產險,那么這次嚴重的地震所造成的大量房屋損毀又該如何處理?那些有幸免難的可憐的業主們會得到什么方式的補償?顯然,這么大的災難不可能全由政府埋單,各種捐贈也只是懷水車薪,缺失了商業保險的賠付,在哀悼傷故親朋之后,巨大的房屋損失,同樣讓人不知所措。
延伸閱讀:
1、經濟租用房悄然現身"租房時代"會否來臨 [2008-04-28]
2、建設部:廉租房須實行質量分戶驗收 [2008-04-01]
關于租房還是買房的問題,一直在業界存有爭議。由地震造成的房屋損失,讓筆者想到如果是租房者,顯然在這樣的天災中至少可以免去房屋上面的巨大損失。當然遇到這么大的天災,總歸會有業主受損,但這其中還有一個明顯區別,出租房屋的房東一般比較有錢,同等的損失放在房東和房客身上,壓力迥然不同。如果原本就是財力有限而硬著頭皮、承擔沉重債務進行購房的普通百姓,在這樣天災面前則極有可能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