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80后夫妻租房10年不當房奴》一條新聞快速成為國內知名房產網站的熱點新聞,一對不甘當房奴的年輕人不顧雙方家長的強烈反對,堅持長期租房。這對年輕人認為租房拿出少部分工資就夠,余錢可以提高生活質量,而買房卻會讓自己背上沉重的還貸負擔,生活質量下降
5月26日,《80后夫妻租房10年不當房奴》一條新聞快速成為國內知名房產網站的熱點新聞,一對不甘當房奴的年輕人不顧雙方家長的強烈反對,堅持長期租房。這對年輕人認為租房拿出少部分工資就夠,余錢可以提高生活質量,而買房卻會讓自己背上沉重的還貸負擔,生活質量下降。雙方的家長卻認為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就沒有基本的生存保障。
在歐美等國家,許多人一輩子沒有買過房子,一直租住房子,他們的幸福指數并不比房產擁有者低。在我們生活的城市里,租房付出的財力和精力遠低于購房,為何人們對高價買房仍然趨之若鶩?本報記者隨機采訪了多個租房樣本,從各個方面給您算算長租房與買房的賬。
是否長租 各類租房人意見不一
故事一:年輕人有意長租生活
“在深圳、廣州等地,長期租房隨處可見,接受度很高。”曾在省城某房地產中介公司做過業務員的牛志慶先生,他工作已經4年,手中僅有6萬多元的存款,在省城實現置業計劃還是很難。所以,畢業4年來,他一直和同學合租在南內環西街某小區里。
今年準備結婚的小牛對租房生活較為滿意。“我和女友正在四處找可以租住5年以上的房屋,這樣就不需要老搬家,可以適當裝修、買些品質不錯的家電和家具,像住在自己家里一樣!”小牛表示,他愿意選擇一套長期租賃房作為過渡使用,以后有錢了再買新房,把原來的出租房轉租出去,收益也會不錯,這樣可以做到兩全其美。
小牛認為省城樓市肯定有泡沫,否則就不會有那么多還未交房的新盤掛出出租、轉手房屋的小廣告。“以南內環街一套兩居70平方米兩居房為例,月租金是1000元上下,5年的租金為6萬元,10年的租金為12萬元。而同地段的一套70平方米的兩居房,二手房的總價都達35萬元,夠租房近30年;新房的總價高達50多萬,夠租房40多年。”省城太原住宅用地出讓年限為50年,意味著花50多萬元購買的新房,50年之后有可能得續交土地出讓金,這樣算下來租房要比買房劃算。“而且租房不如意了,可以換租。但買房不如意了,換房的成本太大。”小牛認為,即然是長期租房,房東應該給更多的租金優惠才對。這樣,租房客才能踏實地住在房間里,并且盡己所能愛護房子。讓他失望的是多數房東并不愿意簽訂長期租房合同。
故事二:已婚人士難接受長期租房
2007年買房的市民劉豫先生,結婚之前長達六年,一直選擇合租房子。說到是否接受長租房,劉先生稱,“長期租房所需要的成本比買房要低得多,對于單身人士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劉先生認為對于已婚人士來說,租房卻不是長遠之計。
劉先生稱,省城很難找到一次可以租住十年的房子,超過七成的長期租房客都有多次搬家的經歷。租房客因為房租漲了、鄰居不好、居住條件太差,要么被動轉租要么主動轉租,這種拎包入住的租房生活只適合單身。“成立家庭,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空間增大了,搬家得顧及全家人,非常麻煩。”劉先生稱,孩子未出世之前,他也有過小牛的想法。等到妻子懷孕之后,他剛感覺過去的想法太過單純幼稚。“從目前看,租房的經濟絕對支出與買房相差不多,但是心理負擔重,不踏實。總擔心房東提租價,搬家。”
更讓劉先生感覺不舒服的是,自己沒有房產證,孩子的戶口就無法落戶,入托、上學都是麻煩事,種種社會福利享受不上。從這個意義來說,長期租房仍是得不償失。
故事三:房東認為太吃虧
2003年,家住敦化坊某小區的盧先生把五龍口街的一套兩居拆遷安置房以每月400元的租價租給了在朝陽街服裝城做生意的江蘇人楊先生,這合同一簽就是10年。
從2006年開始,盧先生多次找到房客楊先生希望按時價抬高租價,均被楊先生拒絕。“這套房子建好時,五龍口街東段還是荒蕪一片,附近小區的兩居房帶裝修和家具,月租金不過400元。我的毛坯房能收到四五百元的月租金,在當時很意外。”為了拉住房客,盧先生與楊先生簽了10年的租房合同。
誰知隨著該地區多達數十個商品房項目的快速開建交房,盧先生出租房附近的租房價逐年上升,在2006年這里的磚混樓兩居簡裝房租房價已經達到每月六七百元。到了今年,這個價格已逼近千元,一些新興樓盤的裝修房,租價達到1200元/月。房東盧先生感到很虧:“照這樣下去,我10年出租房,比其它人的收益少了四成之多呢。”房客楊先生稱,自己租房的花費確實不多。可他多年在這套毛坯房里投入的裝修、維護費用多達三四萬元,房東半路毀約不厚道。“租房時,誰也沒料到附近房租會漲得如此之快。租房價如果下跌的話,房東肯定不愿意賠償我的損失。”
房客楊先生認為,省城樓市的走勢不穩定、不理性,否則不會出現只有短租沒有長租的現象。其實租房與買房作用一樣,都是為了找到一個安定的居所,如果租房價格較為穩定的話,對于經濟水平一般的家庭,選擇長租更為理性。
長租VS買房
假設面積70平方米兩居室的房產價值42萬元,購房者手上有10.08萬元現金,每個月還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閑錢3600元。
買房:10年花50多萬元擁有一套房
向開發商買房,首付兩成需8.4萬元,貸款33.6萬元,10年還清。依據現有利率5.94%并優惠 15%計算,房貸實際利率5.049%,月供3571.8元,10年本息共計還款42.86萬元(其中,33.6萬貸款金,利息9.26萬元)。此外,買入時需支付1%契稅和3%的物業維修基金,共1.68萬元。
將上述費用累計起來,買這套房子的成本包括現金10.08萬元(含首付8.4萬、稅費1.68萬元),再加上10年還款42.86萬元,一共花了52.94萬元。即10年后,用52.94萬元擁有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長租:10年后純收入51.49萬元
假設用同樣的錢租一套房,為便于計算,將租房人手上的10.08萬元用作儲蓄,并將每月3600元閑錢拆開。假設月租金700元,剩下的2900元仍然用作儲蓄。
其中,10.08萬元存10年,按目前固定存款利率計算,10年后總額12.59萬元 (其中本金10.08萬元,利息2.51萬元)。此外,每月2900元仍按銀行存款,10年后總額約為38.9萬元(其中本金34.8萬元,利息4.1萬元)。
將上述資金相加,即是租房者10年后獲得的純收入51.49萬元。
在這個例子中,買房與租房的區別在于:當投入同樣的資金,10年后買房者擁有了一套50多萬元的住房,租房者則手握51.49萬元。因此要比較的是這套當年價值42萬元的房子是否增值至51.49萬元。按照總價42萬元計算,該房產的單價為6000元;若按照51.49萬元計算,單價必須達到7300多元。也就是說,只有每平方米的房價上漲了1300多元,買房者與租房者才打了個平手;如果漲幅持平,則買房者不劃算;如果房價下跌,買房者虧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