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咨詢了北京多處房地產中介公司,發現不同于深圳炒房客一次性百套出貨的瘋狂舉動,北京炒房客依然在徘徊、糾結,出貨雖開始增多,但多是小幅度出貨。
而且,“重壓”之下炒家們短期心態越來越重,以“周”為單位的交易量在明顯上漲,呈現一種“快進快出”的炒房新局面,且超過50%的炒房客都全額付款。借勢通州房地產瘋狂炒作,東四環二手房幾天之間也已經翹首“奔三”。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幾家位于北京東四環中路的房地產中介公司,發現這里的二手房已經很難找到低于27000元/平方米的了,而即使四環線上相比最便宜的南四環,也冒出了24000元的均價。
“近幾天北京二手房市場交易依然很火爆,市場短線炒家明顯增加,以前全款購房客戶只占1/3,而現在基本占到50%,甚至更多。”昨日,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輝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過于瘋漲的樓價已經滋生了一批熱衷 “快進快出”的炒房客,因為即使以“周”為交易期也都能獲得可觀的收入,為了方便,干脆不用貸款,而現在的賣家,擁有更多自主權也更喜歡全額付款的買主。
“同時,不看房就成交現象也很突出,甚至邊買邊賣。”胡景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很多短線炒客這邊買房合同剛簽完,那邊就委托經紀公司掛牌銷售了,這種現象在記者的調查采訪中多次得到印證。
有機構統計數據顯示,14日,北京新發布房源1214套,新發布住宅套數1167套,而當天存量房網上簽約套數達到1863套。
和許多中介公司一樣,有不愿具名知名業內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同樣表示,在眾多利益集團的干擾下,短期內基本不用怕宏觀調控。但目前北京以“周”為單位的交易現象已經表現出很大的風險性。
很明顯,盡管近兩日住建部和國務院常務會議都表示要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打擊炒房,但類似的政府態度表態已經說過太多次,市場需要更實質的措施。
“大家都知道神話持續不了太長時間,房價早晚會見頂,所以短線交易才會盛行,而大家也都清楚政策在調控,不希望自己成為擊鼓傳花的最后那個人,最關鍵的,還是要政策落實。”胡景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