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
    ●深圳二手樓交易面積已經趨近于新房,占樓市半壁江山,更有業內人士大膽估計,2006年二手房交易將有可能超越新房,難道二手樓市是今后兩年耀眼的金礦?
    ●深圳地產二手樓中介陣容迅速膨脹,品牌公司迅猛圈地擴張,開發商和二級市場代理商開始“強勢進入”,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深圳近300家三級市場代理商將如何突圍?
    ●市場空間大,利潤空間小,在以供需見面、杜絕差價、交易透明、誠信服務為主導的深圳三級市場,利潤已如一彎清溪,但市場是否真的能越透明越壯大?
    疑問一:市場空間讓人無比期待掛二手樓將超新房交易
    市場增量指數:★★★☆☆
    據深圳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深圳二手樓交易面積已經趨近于新房的銷售面積,占房地產市場的半壁江山,更有業內人士大膽估計,2006年深圳二手房交易將有可能超越新房。
    地產界有關人士認為,價格優勢、位置優勢固然是二手市場的吸引力所在,但是能夠使二手市場的需求表現得如此突出,與目前的供求結構有關。目前一手市場的供應量猛增,許多換房者會將舊樓出手,賣入新房,換房更為頻繁,這樣二手市場上的供應就較為充足,選擇也更為豐富,尤其一些外觀較新的樓盤,價格又低于新盤,吸引力很大。
    而從土地開發情況來看,在前兩年特區內新推地塊上的項目,如深圳灣、紅樹林、大梅沙等片區的產品定位來看,都集中于高檔產品的推出,使中低檔主流消費者無人問津;而目前土地出讓集中的龍華、寶安等地,這些地區的定位雖然在價格上有優勢,但是位于關外,對于經濟能力不強、依靠公共交通的消費者,也不是理想的選擇。所以,城市土地稀缺及新盤定價過高,加上目前供應量過大,已將有意于新房的客戶極大程度地挖掘出來,為二手市場的需求超過一手市場創造基礎。
    數據顯示,1996年,深圳房地產三級市場銷售面積僅為40.61萬平方米,2002年增長到340.49萬平方米,6年增長了8.4倍;2003年二手房市場成交達到490萬平方米,一年內增長了45%,可以想象市場擴容多么迅速。今年這種勢頭仍在繼續,上半年同比去年上半年的增長達到63%,這是一個歷史記錄。他認為,近年來深圳房地產三級市場迅猛發展,二級市場(新房)和三級市場(二手房)的比例已經日趨合理。
    而不少地產公司都認為認為,三級市場的發展空間還是相當有潛力的。深圳二手樓市雖然已初具規模,但與一些西方成熟的房地產相比,可以說尚處于初級階段。依照國際慣例,增量市場交易額與存量市場交易額的比例多為3∶7,美國更是達到了1∶9,而在深圳也不過剛剛接近1∶1。這說明三級市場尚未成熟,三級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疑問二:群雄逐鹿利潤見底掛收益趨向平均利潤
    贏利空間指數:★★★☆☆
    “忽如一夜春風來,十間百間地鋪開。”曾有三級市場代理商這樣感嘆2004年深圳三級市場的競爭的激烈。
    隨著市場空間的迅速擴張,許多商家都將二手樓市看作新發現的金礦,紛紛大舉進入。最為強勁的一股三級市場新勢力莫過于品牌地產開發商的介入。萬科、招商、金地、卓越、城建、天安等開發商,憑借著在深圳樓市多年商品房開發的經驗,坐擁多年來積累的客戶資源,首先將自己開發的品牌項目的二手樓業務攬入懷中,相信等到時機成熟,他們決不會將自己限止于自己開發的項目中。
    另外,以世聯、星彥、同致等為代表的曾經是一手樓為主的代理商,也已經大規模介入二手樓業務,他們在新房代理中積累了大批新興潛在的二手樓盤源及客戶。還有中天、城市策略等新加入的中介商,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三級市場“跑馬圈地”。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處于營業狀態的三級市場地鋪已經超過500家,地鋪扎堆現象在2004年愈演愈烈。位于梅林關外的萬科四季花城,全面入伙不到一年,地鋪已經開到7、8家,梅林一村的地鋪更早已經是多如牛毛,各個新老社區都成為各家地鋪刀光劍影正面交鋒的前線。
    一家地鋪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像這種地方已經遠遠不是個盤市場的競爭了,公司看中的往往是片區市場的形象推廣,利潤不是也不可能成為第一目的。現在,二手樓交易都是供需見面、杜絕差價、交易透明、誠信服務,收益越來越趨向平均利潤。
    據有關信息數據顯示,近半年來,贏利的深圳三級代理商只有約40%;其中員工超過200人的專業運作企業,近80%處于輕微虧損狀態;而排名深圳前五位的代理商,預估利潤僅在4%左右。寸土寸金的市內,供大于求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僵持階段;即使是偏安一隅的關外,也已成為大型品牌代理商眼中的“肥肉”,很快也將彌漫著擴張的硝煙。
    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如何走出一條獨特的企業經營之路,成為目前眾多謀求長遠發展的品牌二手樓中介公司日思夜想的難題。
    疑問三:中介服務未被認可?品牌認可度急需提升
    專業提升指數:★★★★★
    二手房中介服務是在二手房買賣之間建立起信息互通的橋梁,并通過自己專業的服務中賺取收益的,在一個成熟的房地產三級市場中,地產經紀應該是市場的主角。但是市場現實并非如此。
    不久前在深圳進行的一份調查顯示,63%的被訪者表示沒有跟地產中介打過交道。可見,大部分被訪者傾向于自己尋找二手房信息,對中介的使用度較低。
    還是這份調查,關于獲取二手房信息的渠道,60.5%的被訪者表示會通過報刊雜志尋找信息,而通過地產中介了解信息的有30.2%,少數被訪者表示會聽取朋友的介紹。由此可見,房地產經紀并未贏得買賣雙方的充分認同。
    什么樣的中介公司才符合買家、賣家的要求和期望呢?六成被訪者認為中介應提供完善的服務,四成以上的被訪者認為放心的中介應及時辦理交易手續、收費合理、有資質證明、有專業的房地產經紀人。此外,超過35%的被訪者希望中介提供法律指導、房產評估、樓盤資訊、買賣咨詢和疑難解答等服務。